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0851-22491111

行业动态

专家:强化房地产资金监管一举两得 疏导资金流向实体

发稿时间:2019-08-06 09:35:56来源:中国证券报

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加强
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季度末下降1.6个百分点,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比上年全年降低6.7个百分点。但是,仍存在资金过快流入地产、违规接济开发商融资的情形。4月和5月,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0.8%和39.8%,接近或突破40%的监管红线。如果考虑到,居民短期贷款(信用卡和消费贷)部分也流向地产的事实,新增贷款的一半左右投入到了房地产。

7月29日,央行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,会议指出,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,并明确表态要防范资金违规流入地产(比如消费贷用于购房、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进入房地产等),加强对高杠杆经营的大型房企的融资监管和风险提示,管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;8月2日,央行召开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会,再次重申了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的要求。

从2017年开始,控制居民过快加杠杆、控制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,就成为房地产金融监管重点。2017-2018年,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6.1和0.9个百分点,2018年贷款增量占比下降1.2个百分点。

根据刚刚发布的今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,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仅增加5.2%,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高达16.9%,达到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的逾三倍,结构性去杠杆已成为防风险的主题。因此,今年监管层要求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,即社会资金投放的规模是有限的。但是,房地产的融资优势非常突出,比如高利率、土地抵押物、居民贷款低坏账等。由此,房地产不仅挤占有限的信贷资源,还抬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。

上半年,开发商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在7%-9%波动,明显好于去年上半年2%-5%的水平。其中,国内贷款告别去年负增长的局面,上半年实现8.4%的增长,自筹资金也逐月好转。但同时,实体经济融资形势严峻。6月份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23%,虽较5月有所回升(专项债放量发行与可充当资本金的政策共同驱动),但仍是今年来的次低水平,甚至低于2018年下半年的中枢值。可见,在实体经济优质贷款项目稀缺、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情况下,银行或者惜贷,或者套利地方隐性担保,增加涉房贷款投放。

疏导资金流向实体传导渠道

上半年,民间投资增速尽管反弹,但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,4.8%的增速水平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一半,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旧存在,投资积极性的问题仍不容小觑。另外,国家致力于打造消费增长的新引擎,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%。

有观点认为:“房地产市场繁荣,消费才能真正起来。”从产业链关联、数据佐证看,貌似如此。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,不能再以直线思维、局部思维看待这一结论。

在高房价和消费的关系上,7月央行发布的《区域金融运行报告(2019)》指出,居民杠杆率水平对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。计量结果表明,在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、社会融资规模等因素以后,居民杠杆率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,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下降0.3个百分点。

因此,再靠楼市促消费,换来的只是短期繁荣,损失的将是消费动力的夯实和消费的可持续增长,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。因此,控制地产资金监管、调整信贷结构,应该从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投放的渠道,培育消费增长引擎的角度来看待。

可以看到,近期房地产新投放贷款重回额度控制,6月份按揭利率应声反弹,多个城市房贷利率上浮幅度增加,6月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降至29.3%,比4月份的高点下降11个百分点。另外,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(境内外债券发行、信托、开发贷款等)等也都开始趋于严格。同时,近期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,重启限价政策,意在压缩投资买房的收益空间,不给资金流入房地产以正面激励。与此同时,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货币宽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,为了应对资产价格上涨预期,更要建立起资金和楼市的防火墙,疏导资金流向实体的传导渠道。

当然,资金管控强化并非为了打压房地产,而是规范资金和地产的对接渠道。首先,无论是5月中旬的银保监23号文(针对银行、信托房地产贷款),还是7月初监管层对多家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,抑或7月12日发改委对房企境外债提出新要求,政策并非为了打压房地产。比如,“去通道”和“穿透式监管”,目的主要是防范执行层面的放松和新的监管套利,“堵后门、开前门”,打击的是开发商买地融资。

对于符合“432”(项目四证齐全、30%资本金和企业二级资质)要求的贷款类和真股权投资,银行和信托都是敞开大门的。另外,房企融资监管加强,也意在提高行业的集中度。目前来看,房地产行业融资有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,今年顺利发债融资的房企主要是AAA级主体。以融资重塑企业行为,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